如果电视剧照着原著拍,是要被禁的。
电视剧《繁花》是爽剧,是商战剧,是大上海的奋斗故事。
小说《繁花》是需细细品的弄堂故事,是生活在上海几代人交织的悲欢离合的悲歌,是写上海但是却映照时代的反思小说。
电视剧其实就是借了《繁花》一个书名,借走了《繁花》几个名字而已,把小说中一个重要人物【沪生】也删除了。形成了一个新的故事。
如题主所问,为什么要不同?我猜测几个原因:
我们来看小说引子中的一段话,体味一下原著的琐碎日常:
沪生经过静安寺菜场,听见有人招呼,沪生一看,是陶陶,前女朋友梅瑞的邻居。沪生说,陶陶卖大闸蟹了。陶陶说,长远不见,进来吃杯茶。沪生说,我有事体。陶陶说,进来嘛,进来看风景。沪生勉强走进摊位。陶陶的老婆芳妹,低鬟一笑说,沪生坐,我出去一趟。
所以电视剧想要收视率,想要引起关注,必须大刀阔斧地修改,增加故事的冲突,增加戏剧性,让故事跌宕起伏起来。
原著小说对于【乡下】有着别样的视角。因为写的上海人,里面很多人物宁愿自杀,也不愿意去乡下。很多青年当时使用了各种手段拒绝去乡下。这种心理也反映出书中上海人对于都市的过分依赖,以及乡村的一种排斥。当然在小说中也描写了大量关于【上山下乡】的青年人在命运十字路口的悲剧。
这些内容其实搬上荧幕或许会引发很大的对历史和城乡二元对立的舆论。所以电视剧直接删除了。
除了时代命运造就的悲剧,还有就是里面女性角色悲剧。目前在电视剧中,三个主要的女性人物都被塑造成了自强自立的女强人的形象。女性靠自己不靠男人来打拼事业,女性也能创造自己的辉煌这样都市励志剧。
但是在小说中,每个女性身上都有无法拿下的枷锁。小说最后一章,关于李李出家的描写,真的看着有一种《红楼梦》味道的唏嘘:
庵貌蔼然,李李立于门前挥手,阿宝心里想哭。康总清早来电话,通知阿宝参加剃度仪式,阿宝揩揩眼睛,以为康总开玩笑。现在见李李神色笃定,人样清瘦,长发披肩,一身运动装。阿宝不响。李李笑说,进去坐,大家已经到了。阿宝呆滞说,为啥要出家。李李说,轻点轻点。阿宝说,太突然了。李李微笑说,真不好意思,照规矩,要亲人到场,我只有上海朋友,阿宝就算我亲人。阿宝不响。李李说,另外,来宾各位,要破费五十元红包皮钿,已经讲过了,仪式结束,留大家便饭。阿宝说,接到这种电话,我根本想不通,最近一直出差,我哪里晓得李李的情况。李李说,有人猜我去了新加坡,跟男朋友去巴黎,威尼斯。阿宝说,徐总的电话里讲,李李失踪一个半月了。
小毛和银凤的不伦之恋,让隔壁爷叔偷窥这一段的描写。以及小宝的孃孃和被审查的丈夫不停换公园偷偷摸摸约会和【过生活】的描写,红菱被日本人包养,雪芝成了阔太太……这些在90年代充盈着金钱和欲望交织的故事,才是实实在在普通人的故事,狭小的房子空间以及欲望的释放对那一带上海人来说或许就是难以回首的噩梦。
电视剧当然不能这么拍!这么拍哪有大上海的气派,哪有大上海的荣光。
所以电视剧聚焦在和平饭店的大包房,在黄河路的灯红酒绿,在进贤路的小资情调,连玲子租的房子都那么阔气,直接忽略了老弄堂的拥挤。
以上就是为什么电视剧要令创作的原因。
《繁花》电视剧和《繁花》小说的关系,就像《射雕英雄传》和《东邪西毒》的关系。花版权费买了几个名字。
我就说吧,继续放任“二创同人”这么无限膨胀下去,肯定有一天有人会彻底忘了同人原本是指什么的……
同人至少百度百科这个词条说得基本都是对的。
同人指的原本是“不受商业影响的自主创作”,因为不进行商业运作,所以基本没有任何理由能阻止作者“创作自己想创作的东西”。在别人原著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的“二创同人”确实在同人领域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要说原因……可能是在别人已经设计好、也已经拥有一定名气的设定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要比直接当盘古自己开天辟地从头做起轻松很多吧?而且,很多又不想在商业方面被二创作品分走太多权益、又需要运营爱好者社区、保持自己一定的社会话题度的作品或者说IP,都会选择限制商业授权、开放同人授权——只要你不去大规模盈利分走本来应该是官方的蛋糕、或者搞出什么大新闻给官方造成负面影响,他们反而会欢迎你通过二创作品给自己多拉点人气,毕竟免费的“自来水”不是想要就能来的。
“同人”就是同人,甚至都不能和“二创”划等号。
二次创作和“改编”,也不能划等号。改编是二创的一种形式,包含关系。
商业电视剧对于原著的“改编”,那就是改编,既不是二次创作,也不是同人。
同人圈确实会隔三差五出点事,但是也不能出了什么不合心意的改编都甩锅给同人吧?电视剧剧本作者肯定是拿了工资的,冤有头债有主,甲方不满意是不可能结账、也不可能把这个改编版的剧本拍出来的。
我原著看过2遍,不过人物关系还是有交叉错误的情况。
电视剧其实是借了个名头再创作。情节和设定上略有小小引用,比如陶陶、葛老师、小阿嫂,但关系上不是剧里那个样子的。
原著一直有写在三层阁楼顶温热瓦片上的景,我是爬过的,我有实感。我那时候是能看到大世界,星空里星星也比现在亮。这种东西你叫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共情法。
另外男女之间的事情,其实是分阶层的,要我说就和小说里的实景描写一样,很荒凉的一种感觉。
市井里的烟纸店味道、弄堂里的煤球炉味道、公共垃圾站带厕所的臭味。这是南京路、淮海路面子底下的里子味道。
财富的侵蚀才是最具有冲击力的东西。80后半开始日领馆、美领馆门口的长队,华亭路的摊位,九江路的精品店莫不如是,反而原著是不太具体涉及。
但是通过夜东京的唇枪舌剑,一样也呈现了出来。
日资,是除了港台之外最大的外来投资,这是无可争辩的背景。
而做外贸的,哪怕刚过去的疫情时期也有不少传奇。
所以电视剧走爽剧路线借了原著这几条线我觉得也挺不错。
电视剧的成功固然是借了原著的名头(这个年份的鲁迅文学奖还是有点份量的),但作为爽剧情节上的再创作我也比较认可。唯一的不满是李李这个角色,我看到二十多集,一方面她一直不像个饭店老板娘,其次她如何知道那么多准确的生死面消息,还有她补不上玲子和汪小姐留出来的剧情空间,哪怕她一直在刷存在感。
然而我还是很佩服整个剧本的编排,陶陶、爷叔、葛老师的数落和感慨很精准地道出整部剧的主旨。
王家卫将那么清冷的原著拍得如此热闹我觉得很好。原著情绪场景琐碎而又真实,几个外地的场景真的看得我大约在冬季,以及历史问题相关的负面情绪始终萦绕不去,固然非常写实,但事实上拍出来一个是难过审,另一个则是很难引起社会性共鸣,而且我始终觉得是很阴郁的。
而且我个人觉得生活本身也是如此,很难、很荒凉,因为人心生厌很难满足,也很难取直。当年精神物质的双重贫乏生活是不可能有人想回去的。
爽剧开了金手指反而条理清晰、快意恩仇。所以我还是觉得非常好看。
剧本是二次创作。很多由原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并非都于原著。